緯育 Tibame【手把手帶你跑敏捷】如何落實技術實踐心得

學習敏捷開發流程實踐的心得紀錄

-7 min read

課程網址

心得

此課程讓我對敏捷式開發有更深入的了解,不是只停留在敏捷的大原則,而是從開發面切入講解,理論面偏重,個人認為較適合已經有 CI/CD 基本操作經驗者修課。

在現代敏捷式開發架構中,「自動化」變得非常重要,在開發過程中,為了降低產品上線的時間成本,大致上會有以下的流程:

一、開發流程

1. 使用版本控制 + 自動化持續地整合

持續整合意思是高頻率的把開發中的程式碼合到主線上,並到正式環境上建置,出現問題時可以立即發現並修正。

2. 自動化測試

在正式環境建置之後,代表程式碼可以被編譯,但功能使用上還是可能會出現錯誤,所以需要撰寫自動化測試來測試功能,好處多多,可以在將來放心的重構程式碼,達到一樣的功能規格。

3. 自動化佈署

相對傳統部署(單一環境、直接覆蓋新版本、出錯回復慢、服務易中斷)藍綠部署 + 金絲雀部署 + 自動化部署,將微服務切成好幾個 server、透過 load-balancer 將使用者分配到不同的群組,使得部署可以逐步進行,先部署到一部分的使用者,若無問題,逐步直至到全部的使用者,若有問題,則會自動 roll back,停止部署,更換舊版本。

4. 自動化監測

在 CI/CD 的過程中,難免會有錯誤的發生,所以自動化監測可以幫助「即時」處理錯誤,並通知開發人員處理。

二、敏捷開發的好處

  • 最低化的使用者體驗影響
  • 降低總開發時間
  • 降低建置、部署的時間成本
  • 允許大膽重構程式碼,提高編譯效率

三、敏捷開發的缺點

  • 環境較多,需要的主機也較多,導致成本高
  • 初期需要花大量時間架構自動化流程

筆記

一、過度設計(over design)

1. 什麼是過度設計(over design)

提供的功能比需求多太多,很多甚至用不到

例子:瑞士刀、手機預設 APP

2. 過度設計造成的問題

浪費時間、增加複雜度、降低可維護性、可讀性

3. 情境解說

常見情況有「我想這個以後會用得到」。

保持 KISS 原則:Keep It Sample and Stupid

使一般人都可以看得懂

二、結隊編程(Pair Programming) – 多一雙手會更快

結隊編程:兩人一起共同寫扣,一人口頭敘述,一人寫 code,從而互相學習,從討論中提高效率

好處:知識傳播、互相監督

三、持續整合(CI) - 每個人都伸手來摸你的Code,誰來整合

持續整合,其實就是大家在利用版本控制遠端開發的時候,經常性的將本地端的 code 合併到遠端的 master 內,藉此降低衝突的發生,也可以持續的測試在正式環境是否一切正常。

持續整合的工具 Jankins

  • 可以有多種方法可以觸發自動建置,例如:每天早上、每次提交時...等等

透過自動化整合的工具,可以持續交付、建置程式碼到環境上(包含開發、測試、客戶測試、正式),最好的實踐就是每天整合,需要把測試的功能也整合到 CI 的工具上,有發生問題的時候應該設定通知給開發團隊,且應該把修復 CI 作為優先處理。

四、自動化測試(Automation Test) - 不做自動化,就等肝硬化

1. 單元測試

  • 可以在開發早期就發現問題
  • 符合 FIRST 原則
    • Fast
    • Independent
    • Repeatable
    • Self-Validating
    • Timely(TDD 概念) 測試要能快速、獨立而不會互相影響、可以重複執行、並自我驗證,說明哪個測試成功了、即時性的,最好是在寫 code 之前就寫測試
  • 3A 原則
    • arrange 目標物件、參數、預期結果
    • act 驗證邏輯
    • assert 驗證結果是否符合預期

2. 整合測試(單元合在一起

把多個程式模組合一起進行驗證,例如:資料庫測試、API 接口測試、傳輸協定的驗證。

3. E to E 測試(從頭到尾)

以使用者行為進行測試,又屬於「黑箱測試」。

測試經常會被工程師以各種理由逃避,例如

  1. 開發時間不夠
  2. 不會寫測試
  3. 維護測試很花時間
  4. 跑測試也很花時間

測試帶來的好處

  1. 可以專心在開發
  2. 可以放心大膽重構程式碼,提高質量
  3. 遇到 bug 就把測試補上,避免重複的問題
  4. 大量降低建置的時間成本

測試的進階實踐 TDD (Test-Driven Development) 測試驅動開發

  • 測試先寫,再寫 code
  • 先釐清需求,列出實例化需求
  • TDD 的循環:綠燈、紅燈、重構
  • 排列需求逐步增加產品代碼
  • 即時重構
  • 測試全通過 -> 產品完成

自動化測試總結

可以將測試整合在 CI 裡面,通過自動化建置後,進行自動化測試,若產生錯誤,一樣會通知開發人員。

大量的單元測試 + 適當的整合測試 + 少量的 End-to-End 測試幫助維持開發速度

五、重構(Refactor) – 改善既有的程式碼

所謂重構,就是在不改變程式碼外在行為(例如:元件結合、API 接口)的情況下,改變內部行為。

重構的好處

  1. 幫助找到 bug,重構需要提高對程式碼的理解,也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找到程式漏洞。
  2. 提高編程速度: 有良好的設計添加新功能才更容易、理解度高的程式碼也更好維護。

什麼時候該重構

  1. 三次法則:功能經常重複使用,達三次以上的時候
  2. 添加功能時:
    • 理解架構
    • 調整架構
    • 下次更容易
  3. 修補錯誤時:修改掉原本的問題

程式碼的壞味道

  1. 重複的程式碼:當要修改一個功能的時候,需要去修改很多地方,就代表這個程式碼需要被重構,或打包來重複使用。
  2. 過長函式(不容易理解)
  3. 過長參數列

重構後的程式碼必須要經過測試(單元測試、整合測試、End to End 測試)

六、持續交付(CD) – 系統維護中,請稍候

  • Continuous delivery 持續交付
  • Continuous deploy 持續部署

符合敏捷原則,在 CI 與自動化測試的輔助下進行。,持續地交付產品給客戶。

良好的 CD 流程

1. 傳統部署

- 環境單一,直接覆蓋新版本- 簡單成本低- 服務會中斷- 出錯時回覆問題也慢- 適合用在測試環境上

img

2. 傳統部署 + feature toggle

 - 環境單一,直接覆蓋新版本- 簡單成本低- 服務會中斷- 切換 toggle 來開放新功能- 出現問題時把 toggle 切換

img

3. 金絲雀部署

以前礦工在挖掘時,不是到礦道內是否有毒,所以利用金絲雀來做測試,因為金絲雀對有毒氣體非常敏感。- 多個環境,慢慢覆蓋新版本- 容錯率高,發生問題立刻回覆- 使用者體驗影響較小- 若沒自動化流程過程繁瑣

img

4. 藍綠部署

- 兩個環境群組(線上、現下) ,線下覆蓋新版本再交換- 需要有 load-balance 環境- 需要有 state server- 不影響使用者- 發生問題,切回舊版本,容錯率低- 出錯版本對使用者時間短- 錯誤版本可以線下修改

imgimg

5. 藍綠部署 + 金絲雀 + 自動化

- 自動化部署,一段時間後逐漸增量(切成四個 server,逐一上服務,沒出現錯誤就繼續執行)- 超高容錯,發生問題就切回舊版- 使用者影響最小化(四個 server 逐步部署)- 需要良好的監控服務(例如:重啟 container、有 bug 通知開發人員...等)

img

完整的 CI/CD 流程

正式環境 / UAT 環境

版本控制 -> CI 伺服器 -> 自動化測試 -> 發布版本控制 ->

開發環境 / PC / Local

課程重點

  • 使用 Jenkins 等工具來運行 CI/CD
  • 版本控制是必須的
  • 自動化建置
  • 自動化測試
  • 自動化部署
  • 自動化監控